党建风采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风采 > 正文

    薪火相传启新程:弘扬大钊精神,践行育人使命

    时间:2025-06-16 浏览量: 编辑:马院内容发布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6月13日,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与国家安全学公共管理系教工党支部、国家安全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师生代表前往李大钊纪念馆开展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并与李大钊纪念馆正式签署共建协议,共同打造“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通过馆校联动构建“沉浸式”红色育人新格局。 

    重温誓词 初心如磐

    纪念馆序厅内,革命先驱的塑像巍然屹立。全体党员庄严肃立,面向党旗高擎右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纪宇带领全体教工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誓言,字字千钧,在肃穆的大厅里久久回荡。那一刻,仿佛与百年前播火者的赤诚初心同频共振,对信仰的忠诚与为理想奋斗终身的承诺,在每个人心中激荡起最深沉的回响。

      

    追寻足迹 感悟信仰之光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到场党员依次走进承载厚重历史的三大主题展厅,李大钊同志光辉而壮烈的一生,如史诗画卷徐徐展开:展柜中泛黄的《新青年》杂志,无声诉说着他振聋发聩的呐喊。展墙上他与共产国际代表会见的油画,配合详实史料,生动再现了这位“南陈北李”中擎旗者在创建中国共产党这一开天辟地大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先驱者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讲解员在展示李大钊同志被捕后英勇不屈事迹的展板前驻足,“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那份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让在场所有同志无不为之动容。展柜中他最后留下的珍贵手稿《狱中自述》,字迹刚劲,力透纸背,是共产党人崇高气节与坚定信仰最震撼的诠释。展陈中的每一处细节、每一段历史都直抵人心,让在场党员同志都深切领悟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历程的艰辛卓绝和李大钊同志为谋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

     

      

    深化合作 共建育人平台

    参观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系与李大钊纪念馆共建签约暨揭牌仪式在纪念馆报告厅举行。

     

    馆校双方签署共建协议,共同揭牌,并开展交流座谈,双方围绕如何用好纪念馆资源、开发特色实践课程、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老师们纷纷表示,实践基地的建立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载体和坚实阵地,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带领更多青年学子走进历史现场,感悟先驱伟力,传承红色基因。

     

     

     

    一次深刻的纪念馆之行,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党性洗礼。李大钊同志用生命点燃的信仰火炬,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将永远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永葆赤子之心,勇担历史使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与务实的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校:刘洋

    二校:孔祥宇

    终审:唐纪宇

    版权所有  国际关系学院党建专题网